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

無常世事竟無休

無常世事竟無休

         遙聞母病入院  因種種由  多年來未能返家事孝奉親 不禁愧而下 徹夜无眠

無常世事竟無休,
病訊傳來暗自愁。
莫怨床前無孝子,
且憐帳外有孺牛。
關山萬里千重鎖,
淚多年一夜流。
淡月残星相伴我,
含霜践履返家遊。

寫於2008.02.02

一網情深織夢人

 


一網情深織夢人

原來不只是法國天空陰霾﹐大雨滂沱,在遙遠的地方,在有人類或無人地帶,都有陰晴圓缺,都有悲歡離合。人,爲何總愛多愁善感?夢,爲何總會殘缺易醒?難道真的是無愁不成詩?無悲不成文?

在網中織夢,雖不容易,但也樂趣無窮,在這個空間裏,我們可以隨意放飛自己的心靈,延續所有遺留在現實中的夢想。我們可以精心裝潢和粉刷這個溫馨的家,廣邀好友親朋來夢鄉聚聚聊聊,讓自己寂寞的心在此尋找安慰,讓自己孤獨的身影在此尋覓伴侶,讓自己疲憊的心聲在此興奮,讓自己的愉悅歡快在此飛吟。它可以拉近人與人的距離,促進心與心的交流,可以冰釋不快,可以溶釋傷疼,可以倒流時光的遠逝,可以拉近我們漸行漸遠的身影。

我很謝謝妳的夢鄉給我一個坦露心懷的自由場所,盡情地播撒我的憂傷與歡愉,謝謝妳給我騰出一個想象空間,讓那私語的琴聲無限地飛揚,我更喜歡這種在一個沒有限制的時間和舒心的空間,從一個人的心底流出,帶著無限美好的情韻與渴望和無所顧慮的交談,我們有太多的感情與失落需要表露、傾吐、理解、溫暖……

只顧耕耘,只管織夢,別理人們是否嗤之以鼻還是望而生畏,只要我們頭腦清醒,真誠做人,懂得尊重,擇其善者而從之,將其不善者而改之。夢鄉就會成爲我們永遠向往的一塊伊甸園。

也許,某一天,累了,醒了,經受不住無情歲月的吹蝕和冷漠,最終坍塌在夢堆砌起來的城堡中,也不要後悔曾經有過的這段夢鄉。到時,我會向太陽討一塊彩雲,鋪蓋那陰霾的天空,我會向宇宙借一陣微風吹散那滂沱的大雨,和妳在彩虹中放飛我們的沉淪,停歇我們的憂傷。

這兩天﹐風雨來襲﹐天空陰霾﹐大雨滂沱。 天氣的惡劣﹐也令我心情灰暗,風雨觸發了我的多愁善感,使我黯然神傷,每逢這樣的天氣﹐我就懶出門﹐或蒙頭睡大覺﹐或胡思亂想...... 

夢鄉編織已八年﹐但總因為我的自以為是而難入夢境﹔不管我如何自吹自擂,卻難以好夢成酣﹔我的毛遂自荐,迎來了夢醒夢殘﹔我的自言自語又令我夢囈連綿。 

這麼多年來﹐我把夢鄉公諸於世﹐從那一天起﹐我就自認是曝光了,把自己從黑暗的角落里拖到光天化日之下﹐讓別人欣賞我的文字游戲,因此得來了兩個後果。一是令那些識貨的人嗤之以鼻﹐二是令那些自以為弱者望而生畏。 

有人認為﹐搞網頁或寫部落格全是自作多情,一旦在網上曝光,卻又便自慚形穢,悔當初不該上網上訪﹐讓那安靜的湖面又蕩起了漣漪。我何曾不有此想﹐但我已經走火入魔,明知飛蛾撲火必自焚,卻又甘心情願。早幾年前就有好友以詩警告我莫織夢而招禍端﹐我卻充耳不聞﹐如今才領略到自找麻煩、自尋煩惱的滋味。 

然而也有些朋友樂見夢圓﹐興致勃勃地遨遊夢鄉﹐把我從自相矛盾中喚醒過來﹐又顯得自怨自艾。這些朋友們並不認為我是自命不凡,他們把夢鄉視為精神糧食,他們的信賴﹐給我帶來一份驚喜。於是我果然有了一點自知之明,夢鄉只報喜﹐不報憂。 

希望這場風雨無阻於我們之間情緣和延續美麗的回憶,在珍貴的夕陽下並肩前行。

寫於2008.01.09

勘察


勘察

今年的聖誕節,請了幾天假,到瑞士的大兒子那裏渡節,登山頂,看雲海,踏雪原,聽天籟,觀日落,好不舒暢。
         閑談中了解到他初次與朋友合資創業的時候,由於對環境的觀察力不足而受到阻滯,我給他講了這個故事:
         獅子生病了,躲在洞穴中大聲呻吟,附近的一些動物聽到了,紛紛進洞探視。狐狸走到洞穴前看了看,又豎起了耳朵,並收回了正欲跨進洞穴的前腳。 
        洞裏的獅子忍不住問道:“狐狸啊!你既然到了,爲什麼不進來呢?” 
        狐狸回答:“我只看見一些走向洞裏的腳印,卻沒有看到走出來的腳印,我怎麼敢進去呢?”
        社會中的陷阱比比皆是,只有時刻保持警惕的心,提高觀察社會的敏銳度,方可避免受到傷害。切記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的訓誡,處處小心自己的腳步,千萬不要走錯了方向。

寫於2007.12.30

海獺


海獺

        昨日接到遠在澳洲讀書的小女兒打來的電話說,現在十二月正是澳洲的盛夏,她趁周末到一處海濱去學習潛水,在那裏看到了許多海底生長的生物,其中有一種海獺,並不適合在水裏生活,因爲它們每次潛水的時間僅僅只有4分鐘,超過了,就會溺死在海裏,如果學不會在4分鐘內捕獲食物,它們就會餓死。 
     由於海獺非常清楚自己捕獵的時間有限,所以每一次捕獵都是以倒計時來計算。只要潛入水中,它就目標明確地去尋找自己的獵物,一秒都不敢耽誤,異常快捷而准確,一定要在肺裏的氧氣用完之前返回水面。千百年來,它們就是靠著那4分鐘的捕獵時間而在海里傳宗接代地生存下來。 
     跟海獺相比,我們人生的時間不能說不充裕,可還是有許多人成功不了。爲什麼?因爲有著懈怠的天性,沒有明確的目標,庸庸碌碌,結果一事無成。
        給我們的人生定好目標,定好計劃,我們也會有成功的人生。

寫於2007.12.16

2021年3月17日星期三

結婚


结婚

        在老班長兒子的婚宴上,碰見老同學陳某和施某夫婦,得知他倆最近也娶了媳婦又招了女婿,我太太恭喜道賀之後問道:“你兒子還好吧?” 
       “別提了,真是不幸哦!”施某歎息道:“他實在夠可憐,娶個媳婦懶得要命,不燒飯、不掃地、不洗衣服、不帶孩子,整天就是睡覺,我兒子在下班後還要趕著買菜回家燒飯呢!” 
       “那女兒呢?” 我問
       “那她可就好命了。”丈夫陳某滿臉笑容說:“她嫁了一個不錯的丈夫,不讓她做家事,全部都由丈夫一手包辦:煮飯、洗衣、掃地、帶孩子,而且每天早上還弄早點端到床上給她吃呢!” 
      我糊塗了:究竟是他倆女儿的命好呢?還是别人女儿的命好? 同樣的事情,當我們從自己的角度去看時,就會產生不同的心態。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一看,或換個角度想一想,很多事就不一樣了。

寫於2007.12.03


傷害


傷害

        我媽拔牙後,忍着痛打電話給我,我接到電話就問“有事嗎?”這已經成了我的習慣。媽有些傷感,反問 我:“沒事就不能打電話嗎?你不打電話過來,是因爲你忙;我打電話給你,還一定要因爲什麼事嗎?况且你想知道我今天拔牙後的状况嗎?”我張口結舌,後悔了,怎麼一握話筒就簡單隨意的一句“有事嗎”?顯然是將人深深地傷害了。 
    人們生活在大大小小的細節中,因爲習慣,常常忽視了細節給他人的感受和傷害,就像一把軟刀子,一點點切割著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僅有的那點溫情,直至真心灰冷,善行斂跡,美德遁形。
       災難未必能將人傾覆,而一個小小的細節,傷害至深,讓人憂思難忘。

寫於2007.11.20

下雨

下雨

        秋天的雨水特多,有一天,我和妻子在路上走著走著,突然下起雨來,路人忙著用各式各樣的雨具或者權充雨具的東西遮擋著雨,急急忙忙地從我們身邊跑過,但我還是低著頭慢騰騰地在雨中走,妻子則如路人那般一邊跑一邊喊:嗨,下雨了,快點往前跑啊!我慢條斯理地回答說:前面不是也在下雨嗎?
        我天性愚鈍,一直不明白是我傻了還是奔跑的路人傻。

寫於2007.11.12

飲料


飲料

      我家裏常常購備一些糖果餅乾、罐頭、方便麵等雜糧,當然各式各樣的飲料如汽水、咖啡、礦泉水都有,菓汁和可樂更不可缺。
      對於飲料,我發現家裏人的愛好不同:兒子喜歡汽水,他只嘗甜味;妻子鍾愛咖啡,亦苦亦甜;岳母最愛喝茶;我則喜歡喝白開水,不是只爲清淡,怕的是咖啡茶會影響睡眠。
      人人各有所愛、各有所需,總不能替人安排或規定。
      正如走過人生的三個經歷:上帝把幼小的我們給了父母,是甜蜜蜜的;把青壯的我們
給了家庭,有苦有甜;到了老年才把我們還給自己,一切都是淡淡的。

寫於2007.11.06


騎馬

騎馬

      在夢中,我夢到自己非常渴望有一匹馬,也特別羨慕騎馬,我覺得騎馬多瀟灑,而用腳走路真是太慢太沒意思了。
      有個叫伯樂的人告訴我,要想得到馬,就必須用自己的雙腿來交換。我聽了,毫不猶豫地獻出了自己的雙腿。於是我得到了一匹馬。
      我騎上了馬,真是太高興,馬的奔馳帶給我一種卓越無比的飛翔感。
      但是當我醒來時卻悟覺到,我總不能一生都騎在馬背上,當我下馬時,才發現我的雙腿沒了,今後的生活該怎麼辦?
      生活上沒有馬只是一點小小的遺憾,沒有腿卻是終生的苦難。可有人總是夢想著天邊的一座奇妙美麗的玫瑰園,而不去欣賞今天就開在我們窗前的玫瑰花。

寫於2007.10.29

死亡


死亡

    大女兒在醫院下班回來說:“今天的心情很難受,不久前跟您講的那個換床位的老太太﹙請看三言良語之《窗外》一文﹚去世了,之前我還向她請教織毛衣,還哄她吃藥呢,想不到……。”
    爲開導女兒,我給他講了我一個朋友每日都要面對的人生故事:
    我有一個朋友住在殯儀館對面,每天都看到靈車進進出出,都聽到家屬哭哭啼啼的泣聲。我問他,面對這些你不覺得人生的悲慘嗎?不覺得生命的無常嗎?他顯現出難得的清靜肅穆說“孔子曰:‘未知生,焉知死!’想到每天都有那麼多人死去,而自己能健康地活著,一定會感到生命的可貴和生活的可愛,再難處理的事也會變得輕松,人自然而然就會豁達、超脫。”他又說“當你得意或失意的時候,請站在生命的至高點上,叩問生死,思考人生,只有這樣,才能適應自然、順應自然、重生樂生,選擇超越自我的人生觀,創造超越自我的人生價值。
   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,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或珍惜生命。一個不了解生命的人,生命對他來說,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浪費,而他不盡的憂患怨煩也是一種懲罰。

寫於2007.10.25